服务端渲染的定义
页面的渲染流程:
- 浏览器通过请求得到一个HTML文本
- 渲染进程解析HTML文本,构建DOM树
- 解析HTML的同时,如果遇到内联样式或者样式脚本,则下载并构建样式规则(style rules),若遇到JavaScript脚本,则会下载执行脚本。
- DOM树和样式规则构建完成之后,渲染进程将两者合并成渲染树(render tree)
- 渲染进程开始对渲染树进行布局,生成布局树(layout tree)
- 渲染进程对布局树进行绘制,生成绘制记录
- 渲染进程的对布局树进行分层,分别栅格化每一层,并得到合成帧
- 渲染进程将合成帧信息发送给GPU进程显示到页面中
可以看到,页面的渲染其实就是浏览器将HTML文本转化为页面帧的过程。而如今我们大部分WEB应用都是使用 JavaScript 框架(Vue、React、Angular)进行页面渲染的,也就是说,在执行 JavaScript 脚本的时候,HTML页面已经开始解析并且构建DOM树了,JavaScript 脚本只是动态的改变 DOM 树的结构,使得页面成为希望成为的样子,这种渲染方式叫动态渲染,也可以叫客户端渲染(client side rende)。
那么什么是服务端渲染(server side render)?顾名思义,服务端渲染就是在浏览器请求页面URL的时候,服务端将我们需要的HTML文本组装好,并返回给浏览器,这个HTML文本被浏览器解析之后,不需要经过 JavaScript 脚本的执行,即可直接构建出希望的 DOM 树并展示到页面中。这个服务端组装HTML的过程,叫做服务端渲染。
服务端渲染的由来
Web1.0
在没有AJAX的时候,也就是web1.0时代,几乎所有应用都是服务端渲染(此时服务器渲染非现在的服务器渲染),那个时候的页面渲染大概是这样的,浏览器请求页面URL,然后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,到数据库查询数据,将数据丢到后端的组件模板(php、asp、jsp等)中,并渲染成HTML片段,接着服务器在组装这些HTML片段,组成一个完整的HTML,最后返回给浏览器,这个时候,浏览器已经拿到了一个完整的被服务器动态组装出来的HTML文本,然后将HTML渲染到页面中,过程没有任何JavaScript代码的参与。
客户端渲染
在WEB1.0时代,服务端渲染看起来是一个当时的最好的渲染方式,但是随着业务的日益复杂和后续AJAX的出现,也渐渐开始暴露出了WEB1.0服务器渲染的缺点。
- 每次更新页面的一小的模块,都需要重新请求一次页面,重新查一次数据库,重新组装一次HTML
- 前端JavaScript代码和后端(jsp、php、jsp)代码混杂在一起,使得日益复杂的WEB应用难以维护
随之 nodejs 的出现,前端看到了翻身的契机,为了摆脱后端的指指点点,前端开启了一场前后端分离的运动,希望可以脱离后端独立发展。前后端分离,表面上看上去是代码分离,实际上是为了前后端人员分离,也就是前后端分家,前端不再归属于后端团队。
前后端分离之后,网页开始被当成了独立的应用程序(SPA,Single Page Application),前端团队接管了所有页面渲染的事,后端团队只负责提供所有数据查询与处理的API,大体流程是这样的:首先浏览器请求URL,前端服务器直接返回一个空的静态HTML文件(不需要任何查数据库和模板组装),这个HTML文件中加载了很多渲染页面需要的 JavaScript 脚本和 CSS 样式表,浏览器拿到 HTML 文件后开始加载脚本和样式表,并且执行脚本,这个时候脚本请求后端服务提供的API,获取数据,获取完成后将数据通过JavaScript脚本动态的将数据渲染到页面中,完成页面显示。
这一个前后端分离的渲染模式,也就是客户端渲染(CSR)。
服务端渲染
随着单页应用(SPA)的发展,程序员们渐渐发现 SEO(Search Engine Optimazition,即搜索引擎优化)出了问题,而且随着应用的复杂化,JavaScript 脚本也不断的臃肿起来,使得首屏渲染相比于 Web1.0时候的服务端渲染,也慢了不少。
于是前端团队选择了使用 nodejs
在服务器进行页面的渲染,进而再次出现了服务端渲染。大体流程与客户端渲染有些相似,首先是浏览器请求URL,前端服务器接收到URL请求之后,根据不同的URL,前端服务器向后端服务器请求数据,请求完成后,前端服务器会组装一个携带了具体数据的HTML文本,并且返回给浏览器,浏览器得到HTML之后开始渲染页面,同时,浏览器加载并执行 JavaScript 脚本,给页面上的元素绑定事件,让页面变得可交互,当用户与浏览器页面进行交互,如跳转到下一个页面时,浏览器会执行 JavaScript 脚本,向后端服务器请求数据,获取完数据之后再次执行 JavaScript 代码动态渲染页面。
服务端渲染的利弊
利于SEO
有利于SEO,其实就是有利于爬虫来爬你的页面,然后在别人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的内容时,你的网页排行能靠得更前,这样你的流量就有越高。那为什么服务端渲染更利于爬虫爬你的页面呢?其实,爬虫也分低级爬虫和高级爬虫。
- 低级爬虫:只请求URL,URL返回的HTML是什么内容就爬什么内容。
- 高级爬虫:请求URL,加载并执行JavaScript脚本渲染页面,爬JavaScript渲染后的内容。
也就是说,低级爬虫对客户端渲染的页面来说,简直无能为力,因为返回的HTML是一个空壳,它需要执行 JavaScript 脚本之后才会渲染真正的页面。而目前像百度、谷歌、微软等公司,有一部分年代老旧的爬虫还属于低级爬虫,使用服务端渲染,对这些低级爬虫更加友好一些。
白屏时间更短
相对于客户端渲染,服务端渲染在浏览器请求URL之后已经得到了一个带有数据的HTML文本,浏览器只需要解析HTML,直接构建DOM树就可以。而客户端渲染,需要先得到一个空的HTML页面,这个时候页面已经进入白屏,之后还需要经过加载并执行 JavaScript、请求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、JavaScript 渲染页面几个过程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页面。特别是在复杂应用中,由于需要加载 JavaScript 脚本,越是复杂的应用,需要加载的 JavaScript 脚本就越多、越大,这会导致应用的首屏加载时间非常长,进而降低了体验感。
服务端渲染缺点
并不是所有的WEB应用都必须使用SSR,这需要开发者自己来权衡,因为服务端渲染会带来以下问题:
- 代码复杂度增加。为了实现服务端渲染,应用代码中需要兼容服务端和客户端两种运行情况,而一部分依赖的外部扩展库却只能在客户端运行,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,才能在服务器渲染应用程序中运行。
- 需要更多的服务器负载均衡。由于服务器增加了渲染HTML的需求,使得原本只需要输出静态资源文件的nodejs服务,新增了数据获取的IO和渲染HTML的CPU占用,如果流量突然暴增,有可能导致服务器down机,因此需要使用响应的缓存策略和准备相应的服务器负载。
- 涉及构建设置和部署的更多要求。与可以部署在任何静态文件服务器上的完全静态单页面应用程序 (SPA) 不同,服务器渲染应用程序,需要处于 Node.js server 运行环境。
所以在使用服务端渲染SSR之前,需要开发者考虑投入产出比,比如大部分应用系统都不需要SEO,而且首屏时间并没有非常的慢,如果使用SSR反而小题大做了。
同构
知道了服务器渲染的利弊后,假如我们需要在项目中使用服务端渲染,我们需要做什么呢?那就是同构我们的项目。
同构的定义
在服务端渲染中,有两种页面渲染的方式:
- 前端服务器通过请求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并组装HTML返回给浏览器,浏览器直接解析HTML后渲染页面
- 浏览器在交互过程中,请求新的数据并动态更新渲染页面
这两种渲染方式有一个不同点就是,一个是在服务端中组装html的,一个是在客户端中组装html的,运行环境是不一样的。所谓同构,就是让一份代码,既可以在服务端中执行,也可以在客户端中执行,并且执行的效果都是一样的,都是完成这个html的组装,正确的显示页面。也就是说,一份代码,既可以客户端渲染,也可以服务端渲染。
同构的条件
为了实现同构,我们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?首先,我们思考一个应用中一个页面的组成,假如我们使用的是Vue.js,当我们打开一个页面时,首先是打开这个页面的URL,这个URL,可以通过应用的路由匹配,找到具体的页面,不同的页面有不同的视图,那么,视图是什么?从应用的角度来看,视图 = 模板 + 数据
,那么在 Vue.js 中, 模板可以理解成组件
,数据可以理解为数据模型
,即响应式数据
。所以,对于同构应用来说,我们必须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路由、模型组件、数据模型的共享。